安徽中钢联新材料荣获 2024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
来源: | 作者:中钢联 | 发布时间: 2025-03-13 | 10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项目成果突破航空高温轴承钢制备技术瓶颈


近日,2024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复评结果揭晓,安徽中钢联新材料有限公司凭借 “航空高温轴承用钢高纯净高均匀制备技术与应用” 项目,荣获科技发明二等奖。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特种合金材料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,为航空航天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产业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。


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,安徽中钢联长期聚焦特种合金复合材料研发,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核电、石化、航空发动机等领域。此次获奖的 “航空高温轴承用钢” 项目,通过自主创新的超纯冶炼工艺与成分优化技术,成功解决了传统轴承钢在高温环境下强度衰减、疲劳寿命短等难题。项目团队创新采用 “真空感应熔炼 + 真空自耗重熔” 双联工艺,结合高温扩散处理与多向镦拔技术,使钢材纯净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碳化物尺寸控制在 30μm 以下,晶粒度细化至 8 级以上,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和尺寸稳定性。


据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,该技术制备的轴承钢在 300℃高温下仍保持 22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,表面硬度达 58HRC,接触疲劳寿命突破 10⁸次循环,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材料领先水平。目前,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多家航空发动机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,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,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链自主可控注入核心动能。


近年来,安徽中钢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2024 年科研经费达 500 余万元,并建成国内首条真空叠轧焊工艺专用生产线。公司先后攻克智能化焊接封装、真空制备与检测等核心技术,形成 “特种合金冶炼 — 压延加工 — 复合材料” 全产业链布局。2024 年,企业特种合金冶炼项目投产后实现产值近 4 千万元,预计 2025 年压延加工项目投产后,年产值将突破 6-10 亿元。


“此次获奖是对公司技术创新的高度认可,也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注入了更强信心。” 安徽中钢联副总经理表示,公司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,推动成果转化,以 “高纯净、高性能” 材料技术赋能高端制造,为我国从 “制造大国” 迈向 “制造强国” 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