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7日10时18分,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安徽淮南潘集电厂二期2×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,正式投运。该项目是国家及安徽省重点项目,对保障区域能源供应意义重大。建设中,中钢联新材料深度参与,其提供的金属复合板用于烟囱建设,具备优良耐腐蚀性和出色机械强度,保障烟囱稳定运行、结构稳固。中钢联在项目推进中配合度高,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。试运期间机组运行平稳,各项指标达或优于设计值。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供电66亿千瓦时,将巩固扩大淮南坑口煤电一体化示范效应,中钢联也将持续创新助力能源行业发展。
6 月 17 日 10 时 18 分,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安徽淮南潘集电厂二期 2×660 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 3 号机组,圆满完成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行,正式投入商业运营。该项目是国家《长三角区域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规划》以及安徽省 “十四五” 规划重点项目,对保障区域能源供应意义重大。
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,中钢联新材料凭借卓越的产品与服务,深度参与其中。尤其是在烟囱建设环节,中钢联提供的金属复合板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其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,能够有效抵御电厂运行中产生的各类腐蚀性气体与物质,确保烟囱长期稳定运行,大大延长了烟囱的使用寿命,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。同时,金属复合板拥有出色的机械强度,可承受复杂的外部环境与较大的荷载,保障烟囱结构稳固。
中钢联新材料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展现出了极高的配合度。从前期的方案设计,到中期的产品供应,再到后期的技术支持,均紧密配合项目团队的各项工作安排。及时响应需求,精准提供符合项目标准的产品,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试运期间,该机组运行平稳,热控和电气自动投入、保护投入率 100%,热控和电气仪表投入率 100%,整套试运汽水品质合格率 100%,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,这一卓越成果离不开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,也彰显了中钢联新材料产品的可靠性能。
潘集电厂二期项目建成后,预计每年可供电 66 亿千瓦时,将进一步巩固扩大淮南坑口煤电一体化示范效应,为全省和长三角地区能源保障发挥重要作用。中钢联新材料也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创新,为更多重大项目贡献优质产品与服务,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